来归柳吧!看海听歌!海是竹海林海云海花海!歌是世界非遗原生态侗族大歌!
贵州榕江归柳侗寨是第二批传统文化村落,是民风民俗和生活习惯最原汁原味的一个村子。
归柳村处在海拔760m的山坡上,整个村子顺着山势绵延了一公里。村里阳光朗照,雨量充沛。由此带来的是土地肥沃,林木茂密,水流潺潺,植被保护完好,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整个村子没有一台空调,最奇怪的是虽然树多草密,却没有蚊子。是一个天然的避暑胜地。
村里生活着苗族、侗族,两个不同的民族千百年来和睦相处,赤诚相待。据说村里是苗族人先到,虽然后来侗族发展迅速,人口越来越多,但侗族人却一直尊崇着苗族。每次村里有重大的祭祀活动,都礼让苗族为先。
两个民族取长补短,虽可互相通婚,却各自保持着自己的民风、民俗。
侗民族最主要的标志就是风雨桥和鼓楼。归柳的鼓楼屹立在村子正中。周边是错落有致的干栏式木瓦结构的侗族民居。数百幢民居保存完好。
千百年来,归柳占据着这片不算宽敞的地域,繁衍生息。青山绿树,炊烟飘摇。
年轻的村长杨秀成介绍说:村里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35亩。因为地少,村里年轻人只得出外打工。剩下老幼坚守。
为了留住家园,让土地不致荒废,村里采取了一个轮流种地的方法。三五家结合在一起,把土地收拢起来,今年这家种,明年那家种,不种地的就可以出去打工。既增加了收入,又没有了后顾之忧。
走进寨内,青石板的巷道,古朴庄重。清澈的溪流,左右逢源。青瓦木墙的干栏建筑厚重沧桑,仿佛走进了一个古老的故事。街上的每个人脸上都堆满笑意。像是他们所有的日子,都被岁月温柔以待。
归柳村至今还是以农耕为主。已翻耕没翻耕的稻田晾在坡上,油菜花开正好。杨梅树也绽出了细碎的花苞。
村里家家养猪,周围人都知道归柳人养的猪肉香,却不知道归柳村的猪都是吃熟食的。连刚从田里割来的青草也要粉碎煮熟了喂。还得青草、大米、谷糠、芋头、红薯等按量搭配。
杨秀成的二哥杨华就有一个养殖场,专养黑毛猪。杨华在外打工十多年,故土难离,又回来家乡创业。联合十家村民创办了养殖场。这种猪肉质嫩,味香。远销广东,和省会贵阳。今年出栏了近百头。他是先把糯米酿成酒,用上等的糯米,剩下的酒糟喂猪,猪粪又可以种地。一整套的良性循环。
归柳村受地形的限制,无法使用大型机械,仍保持着肩挑背扛,镰刀锄头的人工劳作,效益低下,生活水平也不高,村民至今还穿着自己手工缝制的粗布衣服,烧木柴,但社会稳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归柳村因为地处偏远山区,与天斗与地斗,创造了许多生活中的奇迹。比如他们的造纸术,用树皮造出的宣纸,坚韧如丝,一百多年不朽不烂。他们自己制造猎枪、乐器,自己染布、缝衣。
村里有一个芦笙乐队,由一群六十岁以上的老人组成。芦笙已经在村里传承数百年了。他们为了让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不至失传,自愿利用业余时间操练,每天聚在一起,点着篝火,吹着芦笙,唱着侗族大歌。
归柳的侗族大歌和别处不同。歌里的唇颤音,像各种虫子的鸣叫,惟妙惟肖。唱歌的人像在和各种昆虫沟通。他们的歌词也非常丰富。婚嫁时的拦路歌,青年的情歌,客人来了的敬酒歌,祭祀时的祈愿歌,各有各的风味。我们采访时,村里帅小伙小罗一首地道的侗族大歌,让听者无不拍手称道!
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侗族的民族文化也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写生的学生和画家们络绎不绝,还在村里建立了一个写生基地。游客也日日增多。
杨秀成村长就和他大哥杨秀平商量让他带头做一个农家乐。杨秀平和妻子把家里房子稍一整理,农家乐就有模有样地干起来了!吃的是自己家养的猪牛鸡鸭,自己种的山韭菜白萝卜,自己地里挖的竹笋,还有各种山野菜。鱼也是客人自己去稻田里捉的。无公害,纯生态,这种状态,越来越被更多的城里人喜欢。
吃过的客人交口称赞。
杨秀平说:他的农家乐刚起步,还不知道往哪个方向发展。吃住价格都很低,他就是想趟个路子,带动周围的乡亲们一起致富。
有的游客来了,还被左邻右舍请去吃饭。淳朴的民风民俗,让归柳日益声名远播。
除了春节,归柳最热闹的节气就是六月六。有隆重的祭祀,每家还要包粽子,给牛洗澡,斗牛,对歌,新结婚的小夫妻,回娘家送粽子,让亲戚邻居把送去的粽子分吃掉。
归柳村人至今还保持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存状态,春种秋收,家长里短,在时光流转之间,浸满了俗世的烟火香气。村里邻里和睦,弟兄团结,敬老爱幼。
合着缕缕炊烟,伴着鸡鸣狗吠,归柳村的日子就在这种烟雾缭绕里展开了。一天天一年年的,厚重,欢实,带着一份让人欲罢不能的诱惑,给远方的游子留下了一条回家的路。
归柳村观光时间推荐:
春天:油菜花、梯田、云海
夏天:采摘杨梅、火烧云、六月六节
秋天:金黄的稻浪、枫叶
冬天:云海、民俗活动
路线:贵阳—榕江—归柳
联系电话:
村长:杨秀成13885512081
黑毛猪养殖户:杨华15086211005
农家乐:杨秀平13765589903
(文:乔小乔 图:赵树岭 编辑: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