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波县是世界自然遗产地,闻名四海,是贵州省南部旅游前沿阵地。地处荔波县西南大门的联山湾乡村旅游区不仅风景优美,气候宜人,还有一些古老的传统美食很容易激起人的食欲,让人嘴谗,那就是联山湾布依人家的“天圆地方”豆腐圆。
布依族妇女正在制作“天圆地方”豆腐圆 韦开典摄
“天圆地方”豆腐圆是联山湾系列美食中的佳品之一,它的形、色、香、味具有独特之处,与其他地方的豆腐圆截然不同,形状呈类似火柴盒的正方体,是用白豆腐花加白米酸水调煮制成的,然后用薄竹片在正方体白豆腐上挖一个“圆心洞”并加馅填平,再往油锅上一煎,就变成了金灿灿的小方格豆腐圆子,鲜嫩可口、色泽鲜黄、味美清香、形状美观。这种小方格豆腐圆子因外形呈正方体,内馅为圆心型,被当地人俗称为“天圆地方”豆腐圆。据当地布依先生介绍,制作“天圆地方”豆腐圆是联山湾一带布依族先人传承下来的古老工艺,豆腐的正方体形状,代表地是方形的;内馅的圆心形状,代表天是圆形的。一颗小小的豆腐圆,可以代表布依族人崇尚天地和一、天地人和的理想世界。现在联山湾布依族儿女们都把吃“天圆地方”豆腐圆当作一种自豪,也是一种乡土文化,就算是多年远离联山湾家乡的人在外地逢年过节都要亲手制作几颗“天圆地方”豆腐圆,代表他们永远眷恋生养他们的联山湾这方山水,由无论走到多远都会有一颗热心牵挂着家乡联山湾。随着联山湾不断加大对外的合作与交流和联山湾新一代年轻逐步走向全国各地,“天圆地方”豆腐圆文化也慢慢扩散出去,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天圆地方”豆腐圆的制作方法是古代先民传承下来的手工工艺,其制作流程看似简单,但每个环节的工艺都有讲究,属于精细活,没有一定的技巧和耐心是做不出有美味可口的“天圆地方”豆腐圆。在联山湾一带逢年过节和遇红白喜事时,都必须制作“天圆地方”豆腐圆,而且都是由农家妇女亲自把关制作的。
第一步:选豆子。
联山湾是盛产黄豆和绿豆的地方,豆腐货源充足。但人们为确保“天圆地方”豆腐圆质量,选豆时非常细心,只要遇到一颗扁豆(不饱满的死豆)或一颗沙石一律剔出去,防止“一颗螺丝打坏一锅汤”。 一锅豆腐通常用4升豆子。把筛选好的豆子用清水浸泡3—4小时后, 用石磨磨成豆浆,然后用大锅煮熟后滤出豆渣。 、
第二步:点豆腐。
点豆腐是一个技艺很高的环节,按农家的习俗是用自家的白米酸水来调煮,用酸水点出来的豆腐鲜嫩结实、酸甜豆香。如技术不到位怎么点也不结,往往一锅豆浆就白白废掉。有人为保证豆腐即点即成而用石膏点,石膏豆腐虽白嫩但缺乏韧性,容易破损,经不起制作“天圆地方”豆腐圆时反复折腾,其味道与酸水豆腐相比也明显逊色。
第三步:压豆腐。
豆浆煮熟退火后就开始点豆腐压豆腐。点豆腐是在在大锅里按一定方向轻微转动,待其凝聚成白云状后立即停止,让其在禁止状态下继续集结。眼看白云状豆腐脑结紧水清后把它装到长方形花格木箱里,然后加盖重压,待水滴干后解开木箱,印有10等分凸痕的大块白豆腐大功告成。
第四步:花豆腐。
一锅豆腐可制成10方白豆腐。首先将一方豆腐横刀破二,再在上面按一纵两横的刀法花成大小比火柴盒稍厚的十二等分,然后整齐排放在簸箕里。用细小扁平的竹篾条弯成半圆状,在火柴盒豆腐中间挖出一个外小内大的圆坑,以便装馅。挖出的下脚料豆腐不能扔掉,等候把它捏成糊状,用来盖馅,变废为宝。
第四步:剁馅。
剁馅关键要选好肉。选肉不要一味选瘦肉,瘦肉多了,做出的豆腐吃起来会感到粗老。五花肉比较好,又不至于太腻,吃起来又滑又甜又香,非常可口。选好肉后,还配有其他作料,常用的有韭菜、大蒜、葱花、花椒等,有的富有家庭常常配上鱼虾、木耳、香菇、五香八角等(因人而异)。选好料后就与肉掺和在一起开始剁馅。剁馅一般用两把菜刀同时剁,双手此起彼伏,既有速度又有质量,一直剁到满意为止。
第五步:装馅。
把剁好的馅装在大碗里,用三个手指轻柔地抓起适量,塞到豆腐圆心坑里,动作轻缓温柔,要保证馅塞得满而紧,而豆腐又不破损变形。把馅全部装进豆腐圆心后,用下脚料豆腐捏成湖状,然后取适量把坑口一一盖上抹平即可。
第六步:煎豆腐。
豆腐装好馅后就开始煎。先用柴火把平底锅烧烫,放上适量菜油,加热待油散发香味后,就开始煎豆腐(先放上有盖的那一面)。刚上锅的豆腐不能乱动,待被煎的那面微微泛黄时,马上用木制锅铲轻轻松动四周,左右挪动其位置,片刻后翻转到它的正对面接着煎。为了使豆腐圆既有人为的芳香美味,又不失其原汁原味,一般只煎两面就可以了。
第七步:煲豆腐。
豆腐圆煎好后,吃法也有讲究。为使“天圆地方”豆腐圆充分吸饱馅里的肉汁及香料,要放冷水豆腐,同时锅里撒些盐、麻油、花生油或少许酱油等,用小火慢慢煲,待水烧开后,就可以享受香喷喷的“天圆地方”豆腐圆美味了。